? ? ? ?
近年來,隨著規模養殖業的迅速擴展,流通渠道的不斷增多,老疫病不見減少而新疫病不斷增多,進而出現從單一的病原體所致疾病轉為兩種或多種病原體所致混合感染的病例非常普遍,導致豬群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尤其是在圓環病毒、藍耳病毒、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細小病毒等破壞豬只免疫功能的病毒作用下,一些條件性、環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更為突出。
臨床經驗表明,免疫抑制性疾病一方面削弱或解除了機體的防御功能,使各種病原體更易侵入;另一方面,使機體免疫失敗,對相應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一些前所未有的或以前很少發生的豬病,如鏈球菌2型感染、豬附紅細胞體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等也出現了暴發流行,給疾病診斷和防治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現根據近年來豬病流行情況的分析,歸納出幾種常見混合感染性疾病的主導病因與解決辦法,供大家參考。
1、藍耳、豬瘟和附紅細胞體的混合感染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厭食,體表有的發紅、發白,有的全身或脊背有鐵銹色出血點,個別豬死前出現嘔吐,母豬出現流產、早產,耳朵和腹下發紅發紫。初期使用抗生素就開始吃食,停針就反復,一般過了3天后效果就不明顯了
剖解可見喉頭有出血點,脾臟側背有少數出血點,肺萎縮胰變;腎表面深紅色,有少數出血點,腎盂腫大有出血點,腎上腺有出血點;腸系膜淋巴腫大有出血點,回盲口可見潰瘍;心瓣膜有出血,胃黏膜脫落,膀胱有出血點并發炎。
方案一:藥物名稱:豬瘟弱毒細胞苗。
使用目的:緊急接種,產生抗體,干擾素;
使用方法:肌注,一次性,高倍量,一豬一針;
藥物名稱: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鈉混合肌注;
使用目的:抗菌、抗病毒;
使用方法:分別肌注,一日一次,連用3~5天。
藥物名稱:廣抗伴侶或附菌克;
使用目的:抗菌、抑制血蟲;
使用方法:同上;
方案二:藥物名稱:瘟毒齊抗+頭孢噻呋鈉混合肌注;
使用目的:抗菌、控制繼發感染;
使用方法:分別肌注,一日一次,連用3~5天。
藥物名稱:廣抗伴侶或附菌克;
使用目的:抗菌、抑制血蟲;
使用方法:同上;
藥物名稱:維他激肽;
使用目的:增強抵抗力,抗應激;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
2、豬藍耳病、圓環病毒2型和豬瘟混合感染
病豬采食量下降,被毛粗亂,靜臥時可見全身發紅,打堆,體溫升高達40~42度;眼瞼腫脹,咬耳咬尾,病豬喝其他豬只的尿液污水;個別患豬出現嘔吐,腹瀉,腹瀉呈水樣,黃綠色;部分病豬全身發紺,尤其在兩耳、鼻盤、頜下、背部、腹下、后軀、四肢等處顯著,個別豬只的皮膚見出血斑點。部分豬只站立不穩,搖擺,后軀無力,抽搐,四肢劃動,口吐白沫,共濟失調,部分豬只蒼白,漸進性消瘦,咳嗽,后期呼吸有喘鳴聲,最后呼吸困難,衰歇而死。
剖解可見肺出血或淤血,肺間質增寬,呈間質性肺炎、肺尖葉、心葉、膈葉、中間葉可見暗紅色肉樣實變;心臟松軟,外膜及心冠脂肪見出血點;脾臟邊緣見梗死點,腎蒼白或土黃色、腎皮質見針尖大小出血點,髓質及腎盂、腎乳頭出血;淋巴結出血、腫大;肝見白色壞死灶或出血點;胃黏膜脫落、壞死,胃底及胃漿膜出血;腸黏膜出血,回盲口見潰瘍,扁桃體出血壞死,腦膜出血或淤血。
方案一:藥物名稱:瘟毒齊抗+干擾素混合;
使用目的:強力吞噬病毒,干擾病毒復制;
使用方法:肌注,連用2~3天;
藥物名稱: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鈉混合肌注;
使用目的: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功能;
使用方法:混合肌注,每天一次,連用3~5天。
方案二:加強型高免熱毒血清;
使用目的:抗病毒、增強抵抗力;
使用方法:分別肌注,每天一次,連用3~5天。
藥物名稱:瘟毒齊抗+頭孢噻呋鈉混合肌注;
使用目的: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力;
使用方法:同上。
藥物名稱:電解多維+黃芪多糖;
使用目的:增強免疫力,調節代謝恢復體質;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
3、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混合感染診治
病豬發熱,體溫可達41度以上,稽留不退,食欲廢絕,皮膚發紅,拉稀,個別呼吸困難,后軀麻痹;隨著病情發展,耳尖或身體出現發紺,糞便干結,糞便外附有白色黏液或腸黏膜,結膜潮紅;仔豬出現神經癥狀,發抖,共濟失調。
剖解可見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呈大理石狀;腎臟呈土黃色、有點狀出血;喉頭、氣管和支氣管有黏液性泡沫并充血;肝臟、脾臟有壞死灶,回盲口見一個個輪層狀潰瘍;出現神經癥狀的仔豬腦膜明顯充血、水腫,腦脊髓液增多。
方案一:藥物名稱:偽狂犬基因缺失苗;
使用目的:緊急接種;
使用方法:肌注,每天一次,連用2~3天。
藥物名稱:混感芪抗+干擾素;
使用目的:增強免疫力,抗病毒;
使用方法:混合肌肉注射,連用3天。
藥物名稱: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鈉;
使用目的:抗菌、消炎、控制繼發感染;
使用方法:混合肌肉注射,連用4~5天。
方案二:藥物名稱:偽狂犬基因缺失苗+免疫激活肽;
使用目的:緊急接種;
使用方法:肌注,一次性。
藥物名稱:熱毒排疫肽+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鈉;
使用目的:抗毒、殺菌;
使用方法:分別肌注,每日一次,連用5天。
藥物名稱:瘟毒齊抗+干擾素;
使用目的:抗病毒、提高免疫功能;
使用方法:混合肌注,連夜3天。
藥物名稱:電解多維+黃芪多糖;
使用目的:增強抗體、解毒、補充營養;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
4、豬瘟、藍耳病與副豬嗜血桿菌混合感染
高燒,不食,母豬發生流產,育肥豬呼吸急促、喘氣,到后期后肢發軟,關節腫大跛行,耳部發紺,日齡小的情況更為嚴重,有的在打針后突然死亡。
剖解可見病豬死后全身發紺,頜下淋巴結腫大且切面有出血;喉頭黏膜出血,肺腫大有出血;心臟積液、心肌變軟;腹腔內有纖維蛋白滲出物,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出血呈紫葡萄狀;肝臟腫大有出血,脾臟邊緣有壞死;腎皮質、髓質出血,腎臟外膜不易剝離;膀胱空虛,有的有積尿,膀胱黏膜出血;腸系膜淋巴結高度腫大,呈紫葡萄狀;回盲口見小的輪層狀潰瘍;胃脹氣,胃黏膜有彌漫性潰瘍灶,關節腔內有膿性粘稠積液。
方案一:藥物名稱:瘟毒齊抗+干擾素;
使用目的:吞噬病毒、產生干擾素;
使用方法:混合肌注,每天1次,連用2~3天。
藥物名稱: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鈉;
使用目的:強力殺菌;
使用方法:加倍量混合肌注,首日2次,連用3~5天。
方案二:藥物名稱:瘟毒齊抗+干擾素;
使用目的:吞噬病毒、產生干擾素;
使用方法:混合肌注,每天1次,連用2~3天。
藥物名稱:高免熱毒血清;
使用目的:殺菌抗毒;
使用方法:肌注,連用3~5天。
藥物名稱:電解多維+黃芪多糖;
使用目的:增強抗體、解毒、補充營養;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
5、豬瘟、附紅細胞體病、鏈球菌病合并感染
病豬初期體溫為41~42度,呈高度稽留熱,呼吸急促,流漿性或黏性鼻液,上下眼瞼色暗“熊貓眼”,全身皮膚發紅,耳頸、腹下、兩大腿后側及四肢下端等處皮膚呈彌漫性出血,有紫紅色斑塊,指壓不退色;后期呼吸困難,貧血,黃疸,多數病豬大便干燥,也有便秘和腹瀉同時發生的現象,病豬有關節腫脹、疼痛現象,仔豬有腦炎癥狀。
方案一:藥物名稱:復方土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鈉;
使用目的:廣譜抗菌、抑制血蟲;
使用方法:混合肌注,每天一次,連用3天。
藥物名稱:復方磺胺氯噠嗪鈉粉+板青顆粒+綠益態;
使用目的:清熱抗菌、調節代謝,緩解應激;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
方案二: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氟尼辛葡甲胺
使用目的:抗毒、殺菌、止痛;
使用方法:分別肌注,每天一次,連用3天。
藥物名稱:附優特樂+綠益態;
使用目的:抗病毒、調節代謝,緩解應激,促進康復;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
6、豬瘟和氣喘病、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本病多發于60~90日齡的豬,免疫效果差的多發,且無年齡、季節限制。病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糞便干燥呈球狀或為灰白色,急性型的會突然死亡;病程長的病豬出現貧血、消瘦,體溫升高,站立不穩,顫抖,呼吸困難、喘息嚴重的病豬會從鼻腔流出血沫;全身皮膚呈現出血癥狀,且以腹下、耳尖嚴重,常呈犬坐樣呼吸,嚴重時臉部和嘴巴憋成紫色,眼結膜發炎,并有膿樣分泌物,眼瞼腫脹。
本病突出的特點:病豬外表及內臟器官出血嚴重,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憋氣,口鼻有血沫流出;單獨按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治療無效。
方案一:藥物名稱:復方土霉素+氟苯尼考+雙黃連;
使用目的:抗菌消炎、清肺止喘;
使用方法:分別肌注,每天一次,連用3天。
藥物名稱:電解多維+黃芪多糖+阿莫西林;
使用目的:增強抗體、抗菌、解毒;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
方案二:藥物名稱: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鈉混合肌注;
使用目的:抗菌、消炎、控制繼發感染;
使用方法:混合肌肉注射,連用4~5天;
藥物名稱:電解多維+板青顆粒+阿莫西林;
使用目的:增強抗體、抗菌、解毒;
使用方法:飲水,連用5~7天。